English

下一部,“相约星期几”?

1999-10-22 来源:光明日报 余云 我有话说

“一个少女,一个老人和一堂人生课”,这是1999年7月吉林文史出版社的新书《相约星期四》的卷首语,与引起全美轰动,连续44周名列美国畅销书排行榜的《相约星期二》的开篇“一个老人,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”如出一辙。在形式上,《相约星期四》也是一个智慧老人同一名年轻人16个星期四的对话,内容涉及家庭、情爱、死亡,同《相约星期二》基本雷同。但“星期四”似乎再没有了“星期二”的好运气,因为内容的贫乏,该书在北京地铁各大书摊无人问津,两个月后便遭受退货的命运。

记者曾致电吉林文史出版社,了解《相约星期四》一书的有关情况,但对方显然有意回避了这一话题。

其实,诸如《绝对隐私》之后的“隐私热”,《学习的革命》之后的一系列“革命”,《老照片》之后的一大批“老”字号图书早已遭到了出版界和读者的冷落。新闻出版署图书司司长阎晓宏就曾表示,跟风出版是目前图书出版业的一大顽症,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根本扭转,国内图书的整体质量和综合效益就难以得到大的提高。

而近年读者对图书市场所表现出来的冷静与挑剔,使得“跟风出版”、“剪贴出版”以及靠媒体“爆炒”而引发的冲动性购买的图书,已经在逐渐失去市场优势。虽然出版精品成为国内出版社的共识,但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王霁认为,现在充斥市场的更多是形式上的精品而非实质上的精品。他说,“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好书,在于它能促进知识信息的传播,提高读者素质,能引导市场。”但现在整个出版界因为策划能力薄弱,设计创新能力远远赶不上发展的需要,出版社只顾眼前利益,忽视长远利益,追随热点,所以才会有一批又一批的“跟风”图书的涌现。

随着图书市场走向成熟,如何应对市场变幻也成了出版界的当务之急。王霁认为,虽然近年来出版界以市场为导向的意识提高了,但对市场的理解还很肤浅,人们对市场需求这个概念依然模糊。事实上,市场需要的产品更多的是群众精神文化潜在的需要,而非仅是现实的需要,如果出版界仅瞄准现实的需要,永远是滞后的。

时下,出版界谈论较多的就是如何挖掘出版资源,有人认为国内出版资源已开发的差不多了,所以把目光投注在购买国外版权上。应该说,某些能代表90年代前沿领先的东西的引进版图书销售情况很理想,但如今引进版的图书不胜枚举,市场效果却大相径庭。而1998年,中国农业出版社一套《农村书库》则一鸣惊人,继而该社1999年又推出“九亿农民致富丛书”同样大获全胜。它关注农村潜在市场需求,挖掘农村科普图书市场潜力,因而屡战屡胜。正如一位出版界人士所言,图书市场的疲软,既有大的经济环境的影响,也有出版单位急功近利、仓促出炉的因素。克服由于市场疲软带来的急躁情绪,善于发掘市场,调整选题结构,才会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